职教提升,从哪里抓起
|
当前,各地都在开展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现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质量提升,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使质量提升成为一个必须破解的疑难问题。然而,不少职业院校在质量管理上还缺乏经验,教学督导管理人员理念上陈旧落后、方法上不得要领,表现出“外延发展内行,内涵发展外行”的典型特征。根据现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 |
发表时间:2017年06月16日 |
|
开学后在校需要戴口罩吗?
|
4月12日,北京市公布了中高考时间及初高三开学安排。开学以后,如何保障师生的健康?教职工及学生在校需要佩戴口罩吗?家长接送孩子怎么办?针对家长们和老师们关心的30个热点问题,一起来看一下。 1.开学后,学校各班级的作息时间是同步的吗? 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班级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时间,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减少学生跨班级交叉来往。 2. |
发表时间:2020年04月20日 |
|
通识教育之路怎么走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2000年之后开始兴起,到目前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作为先行者作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但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和教学不到位,在很多高校通识教育面临着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局面,一些通识课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水课”。这两年全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讨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通识教育的行列。显然,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 |
发表时间:2017年04月21日 |
|
思政课改革创新应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角色和重要作用,指出了思政课创新改革方向,为我们下一阶段办好思政课提供了重要遵循。 思想政治工作 |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0日 |
|
各高校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并公布名单
|
教育部网站31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发言人根据授权发布信息、阐述立场,名单及工作机构联系方式要定期向社会公布。 意见指出,各地各高校要明确专职人员负责新闻发布、舆情监测、新媒体运行等工作。推动培训常态化,提高教育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广泛动员师生参与典型发掘、新闻策划、采访报道、网络评论,切实发挥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研究机构的智库 |
发表时间:2015年09月01日 |
|
将师德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等首要内容
|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高校教师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并依法依规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意见》称,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力,教育部就深化 |
发表时间:2016年11月03日 |
|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
|
作者:冯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内含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部署之中,着力构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同向同行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实际效能,进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软实力支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以治理思维深化政策设计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以系统完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体系为基础,在提高政策执行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4日 |
|
任友群:“双一流”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
|
·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大学,国际化都是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态势。 · 要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有针对性进行整体布局。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一轮的国际化浪潮,中国的大学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其中。2015年底,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将 |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26日 |
|
“大学开放”首在管理
|
“中山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应该开放给公众。”近日,中山大学校友陈伟祥向校方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公开与“限外令”相关的行政文件内容,以及发布这些内容的法律法规依据。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证实,校园的确已限制市民进入,会制定更多细则规范人员进出校门。 在一些旅游团特别青睐的大学,常有学子自嘲,每到旅游旺季,校园就成了“动物园”“人民公园”,自己成了“被参观”的对象。众多游客 |
发表时间:2017年04月03日 |
|
给人民更好的教育
|
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更”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排在首位。 2017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更”再度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依然排在首位。 一个承诺,五年坚守。一以贯之的背后,是共产党人对执政誓愿的矢志不渝,更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
发表时间:2017年10月09日 |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
|
教育部长参加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听取委员们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几乎是每年两会的一个惯例。 3月7日下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早早来到位于华北宾馆的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 这是陈宝生第一次作为教育部长与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听完十余位委员的发言后,陈宝生直呼:“特别过瘾,很有收获,很有启发!” 这是一次联合诊断会 “今天的会是一次 |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16日 |
|
杨德林:想创业的大学生应先到相关领域...
|
“创客”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不是新鲜词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的浪潮中去。前不久,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更增加了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大学生创业还面临哪些困难?新政策会带来什么效果?对此,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杨德林。 中国青年报:目前,大学生创业氛围在高校已经被带动起来了吗? 杨德林:整体的情况不清楚,单就清华大学的一些情况来看,清华学生 |
发表时间:2017年04月21日 |
|
【光明日报】 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
|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从“双创”到“三创”,习近平总书记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创造性发展,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新判断,是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总号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7日 |
|
坚持中国特色,迈向新征程 牢牢把握“五...
|
自1088年第一所现代大学创办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从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明,不断拓展使命和功能,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伴随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更迭,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创新中心也先后经历了意大利、英国、美国的若干次转移。历史发展嬗变的背后,贯穿不变的主线始终是国家崛起的竞争、经济文化的角力,现代高等教育与国运兴衰、民族振兴越来越紧密 |
发表时间:2017年09月08日 |
|
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开幕
|
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开幕 袁贵仁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10月17日,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在京开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加强交流合作,助力伙伴关系”的讲话。 袁贵仁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金砖国家教育合作的良好势头,鼓励金砖国家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三方面加强合作。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以“创新、变革和大学责任”为主题,来自金砖国家50余所知 |
发表时间:2015年10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