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光洒遍壮乡大地
|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受益者。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返回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参加工作,从一名普通教师做起,历经多个岗位锻炼,逐步走向高校领导岗位,既是广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建设者,对广西教育发展有着最为深刻的感触。 新中国成立之前,广西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落后,教育水平十分低下,全区仅有各类学校1.76万所,在校生144.8万人,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80 |
发表时间:2019年08月28日 |
|
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
|
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 国教材〔202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国家教材委员会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在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等育人环节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4日 |
|
关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
摘 要: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大学综合改革、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调整校院两级管理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结合事权下放财权、人事权,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使学院真正成为办学实体。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要明确领导责任,找准改革着力点,坚持问题与目标相结合的导向,整体设计改革方案,做好改革风险评估。 关键词: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在我国 |
发表时间:2019年08月28日 |
|
汪荣祖:大学之道
|
我的好朋友钱致榕教授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现在美国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今年小别重聚,于中正大学宁静湖畔,谈大学教育,深感其语重心长,愿与读者分享。 钱教授认为,人类突飞猛进靠知识的累积。然而知识既可造福人类,也可带来灾难。福兮?祸兮?就要看价值观的抉择。21世纪大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是传授知识技能、判断能力、社会良知以及审美观念。大学传授最新的知识,以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 |
发表时间:2015年09月23日 |
|
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学术带头人应视野胸...
|
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学术带头人应视野胸怀智谋并存 ■本报记者崔雪芹 近日,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家陈洪渊获终身成就奖。在南京大学工作的50多年中,他培养了120多名硕士和博士生。其中,有3位“长江学者”、7位杰青及2位女青年科学家。同时,陈洪渊带领的团队是我国纳米分析化学领域最早的几个团队之一。 《中国科学报》记者于获奖当日和次日几次连线陈洪渊,与这位 |
发表时间:2015年12月18日 |
|
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 更好服务国家和...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1日至22日在陕西调研。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孙春兰先后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了解 |
发表时间:2019年10月30日 |
|
高校当重视“大国工匠”研究
|
【问学】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迫切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大国工匠”来自具备工匠精神的群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具备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对产品品质持之以恒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以严谨、负责、专注、细致、敬业等为终生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大国工匠”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匠,它的“大”,一是凸显在“大国”上,与我国和平 |
发表时间:2017年04月10日 |
|
关于推荐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号)精神,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优化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服务流程,方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网上签约,教育部已开通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与网上签约平台(http://wq.ncss.cn,以下简称网签平台)。为更好地发挥网签平台便捷服务的功能优势,推荐广大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 |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11日 |
|
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要把握好四个...
|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 |
发表时间:2017年09月25日 |
|
法治高校建设缘何倚重大学章程评估
|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教育领域法治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治高校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教育政策中都阐明了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任务与新要求,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与法治高校建设的具体要求 |
发表时间:2017年09月19日 |
|
南开大学图书馆举办“学习周恩来精神”...
|
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3月5日,是南开杰出校友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引领广大师生传承周恩来精神,南开大学图书馆举办了“学习周恩来精神”专题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读者驻足参观。 此次展览内容为周恩来总理生前图片和馆藏部分图书。图片展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寻求真理”“革命征程”“领导建设”“走向世界”“视察南开”,展现了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
发表时间:2018年03月07日 |
|
谢树华:地方大学要以战略谋划牵引高质...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提出的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教育的总纲领、总方针、总遵循。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要先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要在把握高等教育内外形势之变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战略思考与合理的路径选择,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准确把握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 进入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
|
多国科学家共同把脉:科研评估要给年轻...
|
李晓轩(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中国最大的“特点”就是科研人员特别忙碌 库尔特·维特里希(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特聘教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现有的科研评估体系,对已有的结果强调太多,这使很多已有过一些成就的科研人员垄断了研究的大资金,而且科学家们也会一味地追求大项目、大资金,从而忽略 |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18日 |
|
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重理解
|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对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要求。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0日 |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教育部将52个未摘帽贫困县作为教育扶贫“主战场”,并由部党组成员进行挂牌督战和全覆盖式调研指导。2020年8月21日至2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调研指导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在四川期间,陈宝生观摩了电子科技大学教育系统“e帮扶”消费扶贫平台布拖县农特产品直播活动,深入布拖县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