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建高峰稳步迈向“双一流”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抓住学科建设的龙头。国务院昨天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但对不同的高校而言,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条迈向 “一流”的建设路径、做出科学规划,将成为一道“必答题”。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国家新一轮 “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唯一的试点城市,形成与上海地位相匹配的高校学科体系,上海已经定下明确的目标:大力推进“高峰 |
发表时间:2016年09月19日 |
|
在疫情防控大考下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再升级
|
在疫情防控大考下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再升级 赵长禄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特约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常态治理都是一次重大考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更加紧迫。高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09日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 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5]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 |
发表时间:2015年09月16日 |
|
“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沟通民心
|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程中,“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多次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教育的推动和影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分析相关国家教育格局及变化,积极构建教育合作体系,深化教育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和独特的实践价值。 相关国家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并不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并不是荒蛮之地。除个别国家由于长期战乱等因素破坏外,相关 |
发表时间:2018年03月20日 |
|
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办好思政课,必须推动改革创新。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于在新时代更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25日 |
|
视角:抢生源大战背后的标准难题
|
6月28日,一场在微博点燃的“掐架”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原因很简单,当事双方是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和北京大学四川招生组。其实,每年高考出分后,名校争夺优质生源的事情早已不是新闻。但是像这次双方在网络上公开指责对方的冲突之激烈,倒实属罕见。 双方招生组互指对方不正当抢生源,爆出了两校“给文理科前十选北大的考生挨个打电话”“欺骗考生”“拿钱诱惑考生”等争夺高分考生的做法。尽管事后相关微博都已 |
发表时间:2015年07月02日 |
|
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以思想政治工作铸魂,坚定人才培养导向。大学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
发表时间:2017年10月17日 |
|
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关于全面深...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从深圳、珠海到佛山、广州,一路上突出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此后,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在天津、湖北等地考察,在出访和接受国外媒体采访等诸多场合,围绕深化改革开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二 |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12日 |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教育部党组...
|
4月27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就做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指出,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与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谈心,精辟阐述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伟业赋予高校的战略使命,鲜明论述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深厚内涵,生动描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 |
发表时间:2022年05月02日 |
|
教育部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工作
|
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保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超常规推进落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准确掌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确保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有关单位近日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核查工作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03日 |
|
谁在为教育发声:从政策先于提案到提案...
|
前不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有关高等教育的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财政发展在管理主体、筹资渠道和投入重点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梳理了1983年至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教育类提案,并结合 |
发表时间:2017年11月17日 |
|
“一带一路”助力职教国际化发展
|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振兴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抉择,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和全新挑战。我国职业教育需因势利导、科学发展,对既有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期为“一带 |
发表时间:2018年03月21日 |
|
立足国防特色 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创新之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主持研究高等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要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灵魂所在。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要 |
发表时间:2017年09月01日 |
|
华南理工大学新任校长高松:培养引领未...
|
10月12日上午,教育部党组在华南理工大学宣布任免决定,高松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迎军不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广东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华南理工大学新任校长高松: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高松之前是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1985年,21岁的他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继续在北大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 |
发表时间:2018年10月18日 |
|
北京朝阳区“廉洁文化进校园”:助力青...
|
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张烁)5月24日,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系统2017年“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研讨系列活动在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百子湾校区举办,活动中,还对三里屯一中、望京实验学校等2016年的优秀案例进行了总结展示。 据悉,“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朝阳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让廉洁成为师生的内在追求,积极营造崇廉尚洁的氛围。自2011年南湖中园小学被北京市纪委确定为第一批“廉洁 |
发表时间:2017年05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