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内师生:
近期,国家网络安全监测机构发现,不法人员通过微信群组传播带有超链接或二维码的文件、图片,诱使用户点击下载木马病毒文件,导致用户信息泄露、遭受远程控制和网络诈骗等严重后果,危害极大。
为切实保障校园网络和个人信息安全,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请广大师生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防范工作:
一、情况分析
诈骗分子常伪装成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发布涉及财税、金融管理等最新政策和工作通知的虚假信息,并提供所谓的专用程序下载链接或二维码,以诱使用户点击访问。这些链接或二维码会引导用户下载含有木马病毒的文件。一旦这些文件被执行,用户的设备将受到攻击者的远程控制,个人信息将被盗取,同时用户的设备还可能被用作进一步网络诈骗活动的工具。
二、防范措施
1.核实信息来源。不轻信微信群、QQ群或其他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的通知,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如政府部门官网、官方客服电话等)核实信息真实性。
2.拒绝可疑下载。严禁从微信群、QQ群或其他社交媒体中传播的网络链接或二维码下载所谓的官方程序,请从官方指定的正规平台获取程序。
3.及时处理被盗账号。一旦发现微信、QQ等社交媒体软件账号被盗,立即向亲友、单位及同事告知情况,通过安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修改登录密码,并对常用的计算机和移动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杀毒和安全检查。若反复出现账号被盗情况,应在备份重要数据后,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并更新到最新版本。
三、处理措施
1.立即断网隔离。若不慎点击微信群组传播的可疑链接或文件,需第一时间断开网络连接(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防止木马病毒与黑客服务器建立连接,避免数据进一步泄露。
2.开展病毒查杀。使用杀毒软件,对受影响设备进行全盘扫描查杀,同时检查设备上其他文件和程序是否被感染,确保病毒被彻底清除。
为确保校园网络和个人信息安全,请各位师生务必提高警惕。如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异常情况,请第一时间与信息化建设与网络管理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472-5950111。
信息化建设与网络管理中心
2025年7月4日